最后的风之子动画片(朱棣堪称“风之子”,三场大风把他吹上皇位)

作者:访客 时间:2023年06月16日 22:18:55 阅读数:2人阅读

公元1400年四月二十四日,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,迎来了他起兵以来最凶险的时候。

这一天,他在白沟河(今河北雄县一带)遭遇朝廷钦定大将军李景隆率领的60万大军。

最后的风之子动画片(朱棣堪称“风之子”,三场大风把他吹上皇位)

对于李景隆,朱棣是不放在眼里的。

虽然李景隆的父亲是威威赫赫的大明开国名将李文忠,但是“虎父无犬子”这个词用在李景隆身上却非常的不合适。

公元1399年七月,刚刚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朱棣,击败了前来征剿的长兴侯耿炳文。建文帝朱允炆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,封李景隆为大将军,率五十万大军北上征讨燕王朱棣。

李景隆被封大将军一事传到朱棣耳中,朱棣立即喜笑颜开,他说:“李景隆此人缺乏计谋又骄傲自负,外表强硬而内心缺乏勇气,刻薄善妒却又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,现在朝廷将倾国之兵托付于他,那简直是自寻死路。汉高祖刘邦如此英明神武却只能统率十万兵马,李景隆何德何能,居然可以统率五十万兵?”

事实证明,朱棣的判断完全正确。

李景隆出兵之后,趁朱棣去宁王朱权处借兵的时候,率大军围困北平城,此时的北平城内只有燕王世子朱高炽带领的一万多人马,李景隆却久攻不下。

待朱棣借兵归来,李景隆和朱棣在郑村坝打了第一场遭遇战,交战第一天双方战的难解难分,但是李景隆却被惨烈的战事直接吓破了胆,丢下无数辎重物资连夜跑路了,一口气跑到了德州这才刹住车。

最后的风之子动画片(朱棣堪称“风之子”,三场大风把他吹上皇位)

郑村坝之战后,黄子澄担心建文帝怪罪他推荐了李景隆这样一个废柴,所以慌报军情,向建文帝说李景隆取得了胜利,但是隆冬将至不宜用兵,大军应该休整。

建文帝觉的黄子澄说的好有道理,于是同意李景隆率大军在德州休整。

到了第二年(公元1400年)四月,休整了一个冬季的讨逆大军再次出征。这一次,建文帝为了让李景隆能更好的统率全军,授以其“专征伐”之权,并赏赐黄钺弓矢。而且还给李景隆配了武定侯郭英、安陆侯吴杰两名副手。

就这样,李景隆率领六十万大军,浩浩荡荡的向北进发。

于此同时,朱棣也率十万大军向南袭来,双方最终在河北白沟河一带遭遇。

此时的朱棣,在探得对方军情之后,已经意识到自己将会打一场难度空前的硬仗。

虽然李景隆是草包一个,但是他身边的几名副手却个个都是硬茬。

武定侯郭英,是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功勋元老,身经百战,有勇有谋,战功赫赫;

瞿能、瞿陶父子勇武过人,在前一年围攻北平的战斗中,这父子二人曾经攻破了北平防线,如果不是李景隆想贪没军功,如今北平城恐怕已经易主了。

然而对朱棣来说,最大的威胁还不是以上几人,而是李景隆的先锋官平安。

平安又名平保儿,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义孙,此人力大无穷,骁勇善战。而且平安早年曾经跟随朱棣出征塞外,对朱棣行军作战的习惯和特点十分熟悉。

朱棣本来在兵力上就处于极度的劣势,再加上对方有这么几个难缠的角色,想要取胜难度太大了。

但是狭路相逢勇者胜,朱棣明知此战胜算不大,但是还是决定和对面的明军硬碰硬的怼一下。

最后的风之子动画片(朱棣堪称“风之子”,三场大风把他吹上皇位)

四月二十四日,白沟河之战打响了。

按照朱棣的计划,他要率军渡过白沟河寻找合适机会与明军作战。为了迷惑明军,朱棣先在河的下游发炮数声,制造燕军将在此处渡河的假象,然后率大军延河而上,在上游正式渡河。

不料,朱棣的计划早就被平安猜个正着,平安早就在河的上游布置了伏兵,待燕军刚刚渡河立足未稳之际,平安一声令下,数万早就埋伏好的明军立即掩杀过来。平安一马当先,所向披靡,带领军士将燕军杀的四散溃逃。

朱棣也不愧是久经沙场的悍将级人物,见此状况他迅速收拢军队并制定出撤退路线,让部将先行率军撤退,自己则率精锐抵挡平安的追杀。

然而不幸的是,平安对朱棣实在是太了解了,朱棣的撤军路线已被明军猜的明明白白,此时郭英已经在燕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上埋了大量的地雷。

燕军进入雷区之后,郭英命兵士将火雷点燃,一时之间,火雷爆炸之声不绝于耳,战场上火光冲天、烟尘蔽日,燕军被炸的血肉横飞,损失惨重。

待燕军冲出雷区时天色已晚,被火雷炸的脑瓜子嗡嗡的朱棣刚刚回过神来,发现又一个大难题摆在自己面前,他迷路了!

如果大军不能回营休整,在野外困顿一宿的话,能保留多少战斗力还真不好说,待得天明必定会被明军一举歼灭。

可是朱棣毕竟是出征过塞外的人,有一套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。在带领大军摸索了一番之后,他跳下马来趴在地上,通过辨别河流的方向,最终确定了大营的方位,艰难的将大军带回大营。

双方的初次交手,朱棣虽然极其狼狈,但是还不算凶险。

最后的风之子动画片(朱棣堪称“风之子”,三场大风把他吹上皇位)

天明之后,双方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决战。

四月二十五日,双方经过一夜的休整,在白沟河下展开厮杀。

乍一开战,平安、瞿能两员猛将就率军直扑燕军后军,燕军后军统帅房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,瞬间就被打的无法招架。

眼见自己的后方被对方抄袭,自己无后路可退,摆在朱棣面前只有一个策略,就是全力攻击李景隆所在的中军。

于是命大将邱福带军,向李景隆的中军发起了猛烈攻击,战斗打的异常惨烈,战场上杀声振天、飞矢如雨。

但是李景隆毕竟有着巨大的兵力优势,燕军纵然勇猛异常,但是仍然没有占到丝毫便宜。

情急之下,朱棣决定亲自冲锋陷阵。朱棣心里很明白,如果冲不散在自己前方的李景隆中军,等在自己身后的平安、瞿能合围过来,自己腹背受敌,那样的话估计自己就会全军覆没。

于是朱棣杀红了眼,带领士兵玩命的冲击李景隆的中军,朱棣自己也身先士卒,先后换了三匹战马,射光了三筒箭,手中宝剑也砍断了。但是无奈明军如潮水一般不断涌来,杀退一批又来一批,尽管朱棣和燕军拼死厮杀,但是不但没有攻破明军的中军防守,反倒是被明军逼迫到河堤附近。

更不妙的是,此时平安、瞿能父子等悍将已经攻破燕军后军,从朱棣的身后掩杀而来,如果两路明军完成合围,朱棣的皇帝梦就算做到头了。

可是朱棣真的是人中龙凤,他即有统率全军的大智慧,又有投机取巧的小聪明,而在这关键时刻,他的小聪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他眼见明军攻势无法阻挡,情急之下,他跃马跑上河堤,并且夸张的挥动马鞭,做出一副喊人前来增援的样子。

见此状况,李景隆果然不负所望的上当了,他怀疑朱棣在堤下布置了伏兵,所以下令大军暂缓进攻,让朱棣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。

最后的风之子动画片(朱棣堪称“风之子”,三场大风把他吹上皇位)

独立团长李云龙在指挥平安战役时曾说过:一分钟就可以决定战斗的胜负。

相信朱棣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体会。在明军攻势稍缓之际,朱棣不但重新布置了一下自己的防线,而且还真的等来了援兵:他的二儿子朱高煦带领3000骑兵赶到战场。

虽然新生力量的加入让朱棣为之一振,立即返回阵中与明军杀作一团。但是3000兵力对当时的战况来只能是杯水车薪,明军不久之后又重新取得优势。

大将瞿能更是骁勇异常,他带领上千兵士一边大呼“灭燕”、一边向朱棣阵营猛攻过去,在他如此的声势带动之下,明军士气大盛,朱棣刚刚组织好的阵型再次被攻破。

此时的战场,双方已经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可能,谁胜谁负,只能看哪一方更勇猛、哪一方更有实力。

10万燕军对60万明军,显然更有实力的一方是明军。

久经沙场的朱棣看着眼前境象,心理明白如果战局按照这样发展下去,自己只有战死沙场这一条路可选了。

而自己此时已经押上了自己全部的实力,敌众我寡之下,除非上天帮忙,自己断无翻盘的可能。

不知道当时已经陷入绝望的朱棣有没有下马祈祷上苍,但是上苍却真的出手帮了朱棣一把。

就是燕军战局危殆之际,忽然一阵狂风袭来,只吹的天地变色、飞沙走石,更离谱的是,狂风到处,李景隆的中军大旗应声而断。

要知道,在古代战场之上,中军大旗是全军的指挥中枢,本来就被大风吹的晕头转向的明军,眼见中军大旗一倒,顿时阵脚大乱。

此时,朱棣丰富的作战经验发挥了作用,他见大风骤起,立即与朱高煦溜到明军侧翼放起了火。

火借风势迅速蔓延,而朱棣则带领燕军趁机冲杀,明军四散溃逃,踩踏伤亡者不计其数。原本冲在最前面的瞿能父子不及撤退,均被燕军所杀。

最后的风之子动画片(朱棣堪称“风之子”,三场大风把他吹上皇位)

最终,朱棣在这场神奇大风的帮助之下大获全胜,一举击溃朝廷的60万大军,李景隆、郭英仅带领十余万人马仓惶逃撤退。

白沟河之战,是靖难之役的关键性战役,从此之后,明军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征讨,由主动进攻转为防守。

如何没有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风,朱棣极有可能就折戟沙场,也就没有后来的永乐大帝了。

而这种神奇的“被风追来的胜利”,朱棣却经历过不只一次。

公元1401年,靖难之役进入了第三个年头,虽然朱棣连连用兵,但是朝廷方派出盛庸、铁弦等人与其周旋,朱棣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。在1400年十二月的东昌之战中,盛庸率军大派朱棣,不但险些将朱棣擒获,更将朱棣手下大将张玉斩杀。

东昌之败让朱棣深以为耻,在与姚广孝商议对策之后,朱棣与1401年二月重整兵马,直向驻扎在夹河(今河北衡水武邑县)的盛庸扑来,打算一举击溃盛庸,一雪东昌战败之耻。

经过多次交手,盛庸深知朱棣率领的燕军有着极强的野战能力,为了避其锋芒,盛庸采取了以攻代守的策略。

他命部下结下坚阵,并给军队配备了大量火器,以此来对抗朱棣麾下实力不俗的骑兵。

最后的风之子动画片(朱棣堪称“风之子”,三场大风把他吹上皇位)

三月二十二日,在短暂的互探虚实之后,两路大军正式开始交战。

朱棣指挥一万骑兵和五千步兵直扑盛庸军阵左翼,盛庸副将庄得则指挥军士用火枪抵抗,战事非常焦灼,朱棣命军士几度冲锋,但依旧冲不破明年的火力网,反而折损了部下大将谭渊。

盛庸见朱棣猛攻自己的左翼,几番冲击之下庄得已经渐渐不支,所以率军前去支援,不料就是部队换防的时刻,被朱棣抓住时机率精骑突进,庄得力战不退,最终战死沙场。

夹河之战的第一天,朱棣和盛庸打了一个平手,双方互有损伤,而且各折损了一名大将,可以说是势均力敌。

第二天,双方再次开战。经过昨天的对阵,朱棣明白以自己目前的实力,想要冲破盛庸的防守绝非易事,阵前朱棣对众将说“两军相当、将勇者胜”,鼓励诸将勇奋勇向前。

但是开战以后,朱棣无奈的发现,当前的局势和战况,简直是头一天的翻版。燕军依靠骑兵奋勇冲杀,而明军依靠火力优势全力防守,双方交战了三四个时辰,依旧是一番旗鼓相当的局面。

朱棣很清楚,虽然现在是一个平手的局面,但是驻扎在附近的吴杰、平安等部正向夹河杀来,待明军的援军杀到,自己想全身而退就难了。

可是现在面对盛庸坚若磐石的防守,他却没有更好的办法。

就在朱棣进退两难之际,上天再次眷顾了朱棣。

而且眷顾的方式都和白沟河之战相同,那就是大风。

据记载,就在双方打的难解难分的时候,突然刮起了狂风,只吹的飞沙走石,尘埃蔽日。

不幸的是,明军是顶风作战,风沙吹的明军睁眼都费劲,更别说拿起武器作战了,而燕军则顺风发起了攻击,瞬间便将明军杀的大败而逃,斩杀了数万人。

盛庸不得已只能率残部逃回德州,而赶来增援的吴杰、平安见盛庸已败,只得退回真定。

夹河之战,让经历了东昌惨败的朱棣击败了宿敌盛庸,重拾信心,而那场突出其来的狂风,再一次成为决定战斗胜利的关键因素。

最后的风之子动画片(朱棣堪称“风之子”,三场大风把他吹上皇位)

让人不可思议的是,在二十多天之后的藁城之战,朱棣又一次受到了风神的眷顾。

闰三月初九,刚刚取得夹河大胜的朱棣率军与安陆侯吴杰、平安所率的明军在藁城遭遇,鉴于都是老熟人,所以双方也都不客气,见面立即开打。

而且开打的方式也很老套,依然是燕军依靠骑兵交锋,明军列阵依靠火器防守,只不过这次吴杰部下的火力更猛一些,密集的火力输出把朱棣的帅旗直接打成蜂窝煤,如果不是书呆子皇帝朱允炆的那句“勿使朕负杀叔之名”,估计朱棣的结果比帅旗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虽然燕军勇猛猛攻不止,但明军的火器给燕军造成极大杀伤,正当双方难分高下之际,风又来了。

这次的风比夹河之战的风更大,迎风而战的明军被吹的连站力都费劲,哪里还顾的上开枪作战?于是燕军再次借着风势开始收割,一举斩杀明军六万余人。

最后的风之子动画片(朱棣堪称“风之子”,三场大风把他吹上皇位)

如果说一次借大风取胜是偶然,两次借大风取胜是意外,那么三次因大风取胜那就有点玄幻了。

藁城之战后,估计明军将士内心也开始怀疑朱棣是天选之人了,要不然为何每到关键时期就会来一阵狂风相助?而一再得到上苍的帮助,让朱棣更加坚定了自己夺取皇位的信心。

如果没有这几场大风,估计在白沟河朱棣就大结局了,而且就算朱棣福大命大侥幸脱难,没有“风神”相助,他想击溃盛庸、吴杰等名将也不会如此容易。

换句话说,如果没有这几场大风,朱棣极其!非常!很有可能不会登上皇位,所以说他皇位是大风刮来的,还是很有道理的。

抛开封建迷信的说法,按照科学的思路来看待这几场大风,其实算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。

白沟河、夹河、藁城三场大战,发生的地点都是在中国北方,而且都是在春季。而中国北方的春季,大风天气非常常见。

由于当时明朝常年和蒙古作战,中国北方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,所以一旦有大风天气,就会引发严重的沙尘暴。

沙尘暴一般都是北风,而朱棣自北方起兵向南发动攻击,肯定是顺风前行,而明军坐南面北防守,却是顶风作战。

经历过沙尘暴的都知道,一旦沙尘暴来袭,顶风的人连正常行走都十分困难,而且风沙吹的人睁眼也很费劲,这种情况下,顶风的人肯定无法作战。

所以这几场大风虽然来的很突然,但还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,只是太过于巧合而已。

最后的风之子动画片(朱棣堪称“风之子”,三场大风把他吹上皇位)

其实明军的失利还有另外一个原因。

当初朱元璋让朱棣负责镇守北平,主要目的就是防范在蒙古草原的北元,所以燕军的骑兵力量比较强,靖难之役发生后,朱棣又从宁王朱权手里借来战力强悍的蒙古骑兵部队“朵颜三卫”,骑兵实力大大增强。

所以论战力,燕军还是要强于明军的,明军为了弥补自身在骑兵方面的不足,所以他们配备了大量火器来遏制燕军的骑兵。

但是当时的火器的击发还是依靠原始的手工装填、手工点火方式,这种火器一旦遇到大风天气,根本无法装填火药,也没无法点火,这时的火器就会变成烧火棍,根本无法与骑兵冲杀和射箭等原始攻击手段相抗衡。

最后的风之子动画片(朱棣堪称“风之子”,三场大风把他吹上皇位)

这个问题直到明朝末期都没有得到解决,虽然明代火器研究家毕懋康在1635年研制出了火石击发的燧发枪,但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,在明末对后金的萨尔浒之战中,明军的火器就是因为天气潮湿导致引线受潮无法使用,最终被后金杀的溃不成军。

古人讲成就大事者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缺一不可,朱棣在“风神”的帮助下,以一藩之地夺得天下,充分地验证了这句话的确有道理。